A.迅速撤离
B.迅速恢复冒顶区的通风。如不能恢复,应当利用压风管、水管或者打钻向被困人员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
C.指定专人检查甲烷浓度、观察顶板和周围支护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出人员
D.加强巷道支护,防止发生二次冒顶、片帮,保证退路安全畅通
A.当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或活动,通知并组织现场人员快速撤离至安全地点
B.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如有人员被埋压等情况,马上拨打救援电话,在确认不会继续坍塌后,马上对被埋压人员进行救援
C.如少部分土方坍塌,救援人员要用铁锹等轻便工具进行救援,注意不要伤及被埋压人员;如建筑物整体坍塌,造成特大事故时,应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救援,可采用吊车、挖掘机等大型工具进行救援
D.抢救出来的人员立即对其进行紧急救援,对伤势严重者马上进行输氧和输液,无呼吸和心跳者进行心肺复苏
A.救助时,被困灾区人员,其所在地点高于透水后水位时,可利用打钻、掘小巷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建立通信联系;如果其所在地点低于透水后水位时,则禁止打钻,防止泄压扩大灾情
B.采掘工作面发生水灾时,救护队应首先进入上部水平救人,再进入下部水平救人
C.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应了解灾区情况、水源、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进入该地点的通道等,并分析计算被堵人员所在空间体积,H2S、CO2、CH4浓度
D.掌握突水量的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的大小
A.事故发生原因
B.冒顶区域顶板特性
C.事故前人员分布位置
D.检查二氧化碳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