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告知患者更换无菌透明敷料和接头的时间
B.教会患者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疼痛
C.告知患者注意保护外露的接头,防止导管损伤和将导管拉出体外
D.告知患者导管如果裸露,可自己送回
A.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戴手套。操作熟练,动作轻柔,一次成功
B.导管入口尽量远离创面。导管插入位置不宜过深,一般以3~5cm为宜
C.置入导管妥善固定,防止滑动
D.置管后导管入口部位应每天清洁消毒,及时更换敷料,应选用透明敷料,以便观察
E.导管置入48~72小时应常规更换导管插入部位
A.每天观察穿刺点情况,输液过程中观察有无局部疼痛、渗漏
B.如穿刺血管走向有红肿、立即拔管
C.穿刺点有出血、渗出随时换药
D.更换敷贴时,撕敷贴的方向应顺着导管的方向向水平向上撕脱
B、穿刺点局部常规使用1cm*1cm的10层小纱布或吸收性明胶海绵、藻酸钙及含银藻酸盐敷料局部加压后再使用透明敷料固定
C、使用止血材料
D、24小时内限制穿刺侧手臂过度活动
E、观察记录
B.更换敷料时,可选用碘酊、碘伏或70%乙醇,使用含氯己定浓度>0.5%消毒皮肤(消毒范围应≥15cmX15cm),对氯己定使用有禁忌者禁用
C.当敷料潮湿、松弛或可见污渍时,应立即更换
D.导管或置管部位应避免被液体污染
A.配制完的营养液可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
B.营养液中可添加少量新鲜果汁以补充维生素
C.若使用中心静脉输注营养液过程中出现高热,应立即拔出导管
D.穿刺插管部位应每日消毒、更换敷料,并观察和记录有无红肿感染现象
E.输注营养液过程中应保持导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输注结束时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防止血栓形成
A.每次输液后,封管前抽回血确定导管位置
B.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上向下撕开透明敷料
C.用生理盐水10-20ml以脉冲式进行冲管,最后以正压封管
D.当导管发生堵塞时,可使用生理盐水10-20ml正压冲洗
A.穿刺前评估年龄、病情、过敏史、治疗方案、药物性质、局部皮肤和血管条件
B.穿刺前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C.使用专用穿刺包,穿刺时最大无菌屏障
D.通过B超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后方可使用
E.穿刺成功后选用透明敷料固定,敷料外注明日期和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