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型钢护板长度不小于400mm,厚度不低于4mm
B.制造W型钢护板的材料力学性能应符合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C.W钢护板形状、几何尺寸及力学性能应与锚杆杆体、托盘匹配,严禁锚杆托盘直接压在W钢护板横肋上
A.锚杆长度*锚杆单价
B.锚杆长度*(锚杆单价+二次注浆增加费)
C.锚杆长度*(锚杆单价+二次注浆增加费)*报价系数
D.锚杆长度*锚杆单价*报价系数+锚杆长度*二次注浆增加费
A.条件适宜时,使用工作面端头支架和两巷超前支护液压支架。
B.架棚巷道超前替棚距离、锚杆、锚索支护巷道退锚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C.进、回风巷与工作面放顶线放齐(沿空留巷除外),控顶距应在作业规程中规定。
D.综采(放)工作面安全出口高度不低于1.5m。
A.螺母规格、型号、尺寸应与锚杆杆尾螺纹匹配,其承载能力应不小于杆尾螺纹的承载能力
B.螺母强度与杆体强度相匹配,螺母的强度等级不低于锚杆杆体强度等级
C.螺母加工精度与锚杆杆尾螺纹的配合应有利于提高预紧力矩与预紧力的转化效率。
A.加强对支护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完善质量保障机制,确保支护材料质量可靠;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支护料
B.加大巡检力度,对于巷道内发现的失效锚杆、锚索,全部进行二次补强
C.做好现场交接班验收工作,对上一班施工的锚杆、锚索进行预紧力(力矩)检测,发现失效锚杆、锚索及时处理,隐患未处理的严禁组织生产
D.为防止锚索断裂射出伤人,所有锚索宜釆用10铁丝将锚索头“十字捆绑”扭结,绑扎在金属网或钢筋托梁上;若采用锚索护套防射时,护套钢丝绳应平行于巷道中线安装,并将挂钩挂在金属网或钢筋托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