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长度超过()m时,宜设置贯通的后浇施工缝(后浇带),后浇带宽不宜小于80cm,在后浇施工缝处,钢筋必须贯通。
A.10
B.20
C.30
D.40
A.主梁中部1/3
B.次梁中部1/3
C.次梁中部1/4
D.主梁中部1/4
以下有关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的叙述,何者是不适宜的()。
A.在大面积筏形基础中,每隔20m至40m留一道后浇带,可以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
B.高层主楼与裙房之间,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有适应调整两者之间的沉降差的作用
C.长宽很大的上部结构每隔30~40m设置施工后浇带,是为了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
D.大面积基础的后浇带和上部结构的后浇带均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0天后将其填灌
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时,一般不留施工缝,必须留设时,应按施工缝要求处理,并设置()。
A.后浇带
B.伸缩缝
C.止水带
D.沉降缝
A.当建筑物的长度或宽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要设伸缩缝
B.在沉降缝处应将基础以上的墙体、楼板全部分开,基础可不分开
C.当建筑物竖向高度相差悬殊时,应设防震缝
D.在地震区设置伸缩缝时,必须满足防震缝的设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