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B.增加死亡一人以上
C.增加重伤三人以上
D.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A.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建设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B.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C.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D.安全事故发生后的调查不得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
A.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报告
B.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
C.自事故发生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D.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
E.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根据《刑法》的规定,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一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迟报或者漏报事故情况
B.迟报或者瞒报事故情况
C.漏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
D.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
A.在采矿许可证被依法暂扣期间擅自开采的,视为刑法第343条规定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
B.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非法采矿,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同时构成非法采矿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C.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依照刑法第277条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D.危害矿山生产安全构成犯罪的人,在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积极组织、参与事故抢救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A.贻误事故抢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2人
B.贻误事故抢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C.毁灭、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计算机数据,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
D.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谎报事故情况,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
E.采用命令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重伤1人
A.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于1小时内向本单位安全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B.专业工程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可以只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C.事故现场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毎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