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嫌偷税的纳税人张某在与稽查局沟通时,悄悄将—张金额为1万元的购物卡放在稽查千部李某的抽屉里,离开稽查局后才打电话告诉李某。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李某及时退回,则不构成受贿
B.如果李某及时交给单位,则不构成受贿
C.如果李某没有使用这张卡,则不构成受贿
D.如果李某不是直接经办此案的人员,则不构成受贿

CD

A.如果李某及时退回,则不构成受贿
B.如果李某及时交给单位,则不构成受贿
C.如果李某没有使用这张卡,则不构成受贿
D.如果李某不是直接经办此案的人员,则不构成受贿
CD
因案件达到当地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标准,经市税务局重大税务案件审理,认定该公司行为构成偷税,决定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并处以所偷税款1倍的罚款。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格式:(1)关于该案定性偷税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不应定性为偷税,因为法定代表人张某某不承认公司有偷税的主观故意
B.不应定性为偷税,因为购买假发票冲抵成本不属于《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偷税手段
C.应当定性为偷税,因为购买假发票的行为已经证明该企业具备偷税的主观故意,具备《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偷税手段,并且出现少缴税款的结果
D.应当定性为偷税,因为只要企业出现少缴税款即可定为偷税
(2)关于本案是否应当举行听证会,正确的说法是()
A.不应举行,因为没有达到举行听证所要求的罚款数额标准
B.不应举行,因为A公司的申请已经过期
C.应当举行,因为A公司的申请虽已过期,但可能确有重要证据需要通过听证程序提交
D.应当举行,因为本案达到了举行听证要求的罚款数额标准,且公司的申请并未过期
(3)本案中,对外制作并送达税务文书的机关应是()
A.市税务局
B.市税务局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
C.主管A公司的区税务局
D.市税务局稽查局
(4)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和处罚决定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税人必须先缴清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方可就税务处理决定起复议申请
B.纳人必须先缴罚款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方可就行政处罚决定提起复议申请
C.本案被申请人为市税务局稽查局
D.本案被申请人为市税务局
A.受贿罪
B.滥用职权罪
C.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2011年6月20日,县稽查局派两名稽查员对该酒店实施了检查,稽查员在出示税务检查证后,对账簿及记账凭证进行核查;同时经县地税局局长批准,对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进行了查询。查实了该公司利用收入不入账方式、虚假纳税申报手段偷税20万元的事实。在取得证据后,地税稽查局于6月30日作出了补税、加收滞纳金的税务处理决定和处以1倍即2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该企业不服,在缴纳20 万元税款后于7月25日向市地税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地税局于收到复议申请书后的第8天以“未缴纳罚款为由”决定不予受理。该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向人民法院上诉,又不履行。县地税局在屡催无效的情况下,申请人民法院扣押、依法拍卖了该企业相当于滞纳金和罚款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了滞纳金和罚款。
请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地税部门在该案处理中有哪些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2)该建筑企业的行政复议申请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3)如该建筑企业对不予受理的裁决不服,可通过什么途径寻求帮助?
选案科进行案源受理登记后,拟定处理意见,要求对该企业2009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要求填制了《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及其附件,连同案件有关资料一并送交检查科实施检查。
检查科确定由王飞、李翔、张娟三名检查人员组成检查组,由王飞任检查组长。检查组调阅了被查对象的纳税档案等资料,确定了相应的检查方案。
7月3日,检查组开始实施税务检查。检查人员向被查对象出示了税务检查证和《税务稽查通知书》,并取得了相应的《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和《<税务检查证>出示证明》。检查人员向被查对象下达了由市地税局稽查局长签发的《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调取该企业2009 年度账簿、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开具了《调取账簿资料清单》一份,详细列明了调取的资料种类、数量和所属期间等,并由双方经办人员签字,交被查对象保存。
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根据情况,决定实施询问调查。询问前,检查人员向被询问人发出了《询问通知书》,并取得了相应的《税务文书送达回证》。询问调查由王飞、李翔负责实施, 询问前向被询问人出示了税务检查证,由王飞负责提问,李翔记录。询问结束后,李正将《询问(调查)笔录》交被询问人阅读并当场核对, 被询问人认为笔录无误,在笔录最后一页签名并押印,李翔也在笔录上签署了日期并在询问人和记录人处签名。
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需要查询被查对象在银行的存款情况,派张娟持市地税局局长签发的《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案件涉嫌人员存款账户、储蓄存款许可证明》,到该企业开户银行进行查询,张娟向银行人员出示了税务检查证,取得了需要的资料。经查:该公司2009年部分运输业务未开具发票,未做收入,货款汇到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个人卡号上, 计算少缴营业税50000元(该公司2009年申报营业税300000元,企业所得税70000元,其他地方各税30000元)。
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复印了该企业部分账簿资料,并由该企业财务人员在复印件上写明了“此件与原件相符,由我单位提供”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作为书证。
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发现该企业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收入的迹象,为避免国家税款流失,经市地税局局长批准,检查人员持由市地税局长签发的《查封(扣押)证》依法采取了查封、扣押其商品、货物及其他财产的税收保全措施。执行查封、扣押工作由王飞、张娟负责,他们通知该企业的仓库保管人员到场,查封了该企业的部分库存汽车配件、润滑油等,根据查封物品填制了《查封商品、货物、及其他财产清单》,并加贴封条。对这部分查封物品,稽查人员指令该企业负责保管。
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发现该案件已经达到立案标准,按规定填制了《立案审批表》,报稽查局长批准后予以补充立案。检查人员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规定和要求制作了《税务稽查工作底稿》,交由被查对象财务负责人逐项核对,签署“情况属实”,并签字盖章。
7月15日,检查结束,检查人员整理案件资料,制作了《税务稽查报告》,认定该企业在账簿上不列收入,已构成偷税,作出补缴营业税50000元,拟处以偷税数额百分之五十的罚款25000元,并对其未按规定开具发票处以罚款9000元的处理意见,提交审理科审理。
审理科对《税务稽查报告》及案件证据资料进行了审查,于8月2日审理完毕,提出了同意《税务稽查报告》的意见。8月3日,审理科制作了《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送达纳税人,并取得了相应的《税务文书送达回证》,该企业于8月4日向稽查局书面提出听证申请。稽查局决定在8月22日举行听证会,局长书面授权检查组长王飞主持听证会,于8月20日向该企业送达了《税务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通知企业于8月22日到市稽查局会议室举行听证。经过听证,双方对偷税认定的事实和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无异议, 但对未开发票处以罚款提出异议,稽查局未予采纳。
8月23日,审理科制作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并报稽查局长批准,分别要求纳税人10日内缴纳税款和罚款。
8月24日,审理科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交执行科签收执行。同日,执行科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被查对象处,该企业拒绝接收,并拒绝签署《税务文书送达回证》。稽查局执行人员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上写明了拒收理由和日期,并在送达人处签名,将税务文书留在了该企业财务科办公室,视为送达。
9月3日,《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规定的税款、罚款缴款限期期满,纳税人未缴纳税款、罚款,未申请复议,也未向人民法院起诉,执行科报请市地税局长批准后,将查封的物品交依法成立的拍卖机构拍卖。
9 月10日,拍卖结束,稽查局以拍卖所得抵缴了税款、罚款及查封、拍卖等费用。
9月15日,稽查局将剩余部分退还给了被查对象。
9 月16日,该单位对是稽查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书面向市国税局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9月25日,市局决定受理了该行政复议申请,并于10月5日将申请书副本发送给市稽查局,
10月20日,市稽查局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12月22日,市局作出了维持市稽查局的处罚决定的行政复议决定。
要求:根据给定的案情,指出税务机关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正确做法。
A.拒绝办理
B.告知纳税人短时间内无法办结,让纳税人明早直接找他办理
C.暂停办理,向办税服务厅主任汇报,由办税服务厅主任与纳税人沟通找其他同事办理
D.在纳税人同意的前提下,留存涉税资料及联系方式,办理完结后通知其领取办理结果
某稽查局工作人员王涛、李静在对M公司2007年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以大头小尾虚开发票的手段进行偷税,偷税数额为7,0000元。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补缴所偷税款,征收滞纳金,并准备依法对其偷税行为按所偷税额处以50%的罚款。在履行了告知程序后,该公司第二天即要求举行听证会。税务机关接受了这一请求,并在规定期限内由王涛主持举行了听证会。听证会上,双方激烈争辩,听证主持人认为M公司法定代表人态度不好,不能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工作,当场决定对其偷税行为按其所偷税额罚款1倍。税务机关当场做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经宣告后交给企业法定代表人,并当场收缴罚款5,000元,其余罚款限期缴纳。就此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限期缴纳。就此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税务机关的上述行为违背了《行政处罚法》的什么原则?
(2)该税务机关举行的听证会存在哪些问题?
A.依据法院处理结果给予行政罚款
B.加处罚款,但数额不得超出罚金的数额
C.不再给予罚款
D.给予0.5-5倍罚款
陈某与王某等人于2010年3月1日通过工商登记,成立了一家从事房产代理的有限公司,但直到2011年2月1日才办理了税务登记,但一直没有申报纳税。2011年6月份某设区市地税局稽查局接到群众举报对其进行了检查,经查核发现该公司从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份共取得房产代理收入100万元(其中2010年度70万元),没有申报缴纳有关税款。请分析说明市地税局稽查局能否对其按“经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偷税论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