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关于抗震墙结构的墙厚,下列所述的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一般部位的墙厚
当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关于抗震墙结构的墙厚,下列所述的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一般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B.一般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160mm
C.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宜小于层高的1/16
D.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当无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当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关于抗震墙结构的墙厚,下列所述的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一般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B.一般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160mm
C.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宜小于层高的1/16
D.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当无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A.对竖向荷载沿平面均匀分布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乎面中部
B.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各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乘以大于1.0的增大系数采用
C.由短肢剪力墙和一般剪力墙构成的某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D.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仍应按框架一剪力墙结构采用
A.框架一级
B.框架二级
C.剪力墙一级
D.剪力墙二级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A.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
B.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相邻的上一层墙肢端部
C.三、四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
D.三、四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相邻的上一层墙肢端部
A.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有先张和后张两种方法,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预应力损失值的计算方法相同
B.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差,所以可用于非地震地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的地区;若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采用时,应有充分依据,并采取可靠的措施
C.假定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区有两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一根采用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另一根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当地震发生时,二者的结构延性和抗震性能相同
D.某8度抗震设防地区,在不同抗震等级的建筑中有两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其抗震等级分别为一级和二级;按规范规定,两根梁的预应力强度比限值不同,前者大于后者
A.框架抗震三级,剪力墙抗震二级
B.框架抗震三级,剪力墙抗震三级
C.框架抗震二级,剪力墙抗震二级
D.框架抗震一级,剪力墙抗震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