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0
B.350
C.413
D.375
A.框架 三级 剪力墙 二级
B.框架 三级 剪力墙 三级
C.框架 二级 剪力墙 二级
D.无法确定
A.M=2900kN·m,V=1160kN
B.M=4350kN·m,V=1160kN
C.M=2900kN·m,V=1050kN
D.M=3650kN·m,V=1050kN
A.645
B.690
C.725
D.965
A.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架结构分析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最大值1.5倍二者的较小值
B.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结构的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倾覆力矩的50%
C.抗震设计时,当抗震墙连梁内力由风荷载控制时,连梁刚度不宜折减
D.框架一核心筒结构中截面形状复杂的内筒墙体,可按应力进行配筋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A.0.95
B.1.00
C.1.05
D.1.10
A.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并且两个方向剪力墙宜形成L行,T行和[行等形式
B.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
C.两方向的剪力墙宜集中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两尽端,增大整个结构的抗扭能力
D.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两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A.对竖向荷载沿平面均匀分布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乎面中部
B.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各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乘以大于1.0的增大系数采用
C.由短肢剪力墙和一般剪力墙构成的某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D.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仍应按框架一剪力墙结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