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下列所述其中何项不妥? 提示:注意规范中有关条文的文字勘误。
A.框架的后张预应力构件宜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后张预应力筋的锚具不宜设在梁柱节点核心区
B.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中,其梁端预应力配筋强度比,一级不宜大于0.75,二级、三级不宜大于0.55
C.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按非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换算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
D.预应力框架柱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A.框架的后张预应力构件宜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后张预应力筋的锚具不宜设在梁柱节点核心区
B.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中,其梁端预应力配筋强度比,一级不宜大于0.75,二级、三级不宜大于0.55
C.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按非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换算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
D.预应力框架柱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A.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测力体系
B.主体结构可采用铰接
C.可采用单跨框架
D.不宜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形式
1.该工程剪力墙应选取由代表性的部位进行()
A.结构实体检验
B.抽样检验
C.见证取样检测
D.观感质量检查
2.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应由()实施。
A.监理单位
B.施工单位
C.分包单位
D.总包单位
3.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通常应包括()
A.观感质量
B.混凝土强度
C.混凝土变形
D.钢筋保护层厚度
E.结构位置及尺寸偏差
4.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采用E级钢筋。
A.是
B.否
A.一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7
B.二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5
C.三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
D.四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1
A.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有先张和后张两种方法,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预应力损失值的计算方法相同
B.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差,所以可用于非地震地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的地区;若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采用时,应有充分依据,并采取可靠的措施
C.假定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区有两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一根采用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另一根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当地震发生时,二者的结构延性和抗震性能相同
D.某8度抗震设防地区,在不同抗震等级的建筑中有两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其抗震等级分别为一级和二级;按规范规定,两根梁的预应力强度比限值不同,前者大于后者
A.应小于1.2
B.不应小于1.25
C.应等于1.3
D.不应大于1.35
A.框架节点的设计应考虑“强节点弱构件”原则
B.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节点核心区均应进行抗震验算,并满足构造措施要求
C.框架节点核心区应加强钢筋的锚固作用
D.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A.一级抗震框架1.7
B.一级抗震框架1.6
C.二级抗震框架1.5
D.三级抗震框架1.3
E.四级抗震框架1.2
关于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基本原则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应使节点承载力低于梁、柱承载力。
B.框架柱端的抗弯承载力应小于框架梁端的抗弯承载力
C.梁柱的受剪承载力应分别大于其受弯承载力对应的剪力
A.应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逐步安装、放置无粘结预应力筋
B.相邻两环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位置应对齐
C.设计无要求时,张拉段长度不超过50m,且锚固肋数量为双数
D.无粘结预应力筋中的接头采用对焊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