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工程类考试> 注册测绘师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某测绘单位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0.2 m地面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和1:2 000数字

线划图,测区为丘陵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捷,道路纵横交错,测区中心有一个大型城市,城区以高层建筑物为主,房屋密集。

项目前期已完成全测区的彩色数码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布设与测量、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等工作,相关成果检查验收合格,可提供本项目作业使用。

航空摄影使用框幅式数码航摄仪,平均摄影比例尺为1:14 000,平均航向重叠65%,平均旁向重叠35%,所用数码航摄仪主要参数如下:

主距:f=101.4 mm

像素大小:0. 009 mm

影像大小:7 500×11 500像素(航向×旁向)

项目成果采用1:2 000地形图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生产采用数字微分纠正,以人机交互方式采集镶嵌线,镶嵌处应保持地物特征完整,影像清晰,色调均匀。数字线划图精度按规范要求为: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1.2 m,等高线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7 m,注记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5 m。提示:立体采集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可分别按下列公式估算:mxy =H/f·ma, mh=√2H/b·ma

其中:H为平均相对航高;

b为平均像片基线长;

ma为像点坐标量测中误差。

问题:

1、列出本项目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主要作业步骤。

2、简述正射影像镶嵌线采集中遇到建筑物、独立树、露天停车场等地物时的作业方法。

3、项目技术设计要求高程注记点和地物应分步采集,通过精度估算,说明分步采集的理由。

4、列出本项目提交成果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某测绘单位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0.2 m地面分辨率…”相关的问题
第1题
18分)某测绘单位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1:2000数字线划图(DLG)。测区情况:测区总面

18分)

某测绘单位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1:2000数字线划图(DLG)。

测区情况:测区总面积约300km2,为城乡结合地区,测区最低点高程为29m,最高点高程为61m,测区内分布有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乡村道路、乡镇及农村居民地、工矿设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高压线等要素,南面有一块约2km2的林区。

项目已于6个月前完成全测区范围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航摄仪焦距为120mm,摄影比例尺为1:8000。在航空摄影完成后,该测区新开工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和一些住宅小区。

已完成测区内像控点布设与测量、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等工作,成果经检查合格,供DLG生产使用。DLG生产采用“先内后外”的成图方法,高程注记点采用全野外采集,其他要素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进行采集,并进行外业调绘、补测、数据整理和成图等工作。

问题:

1、计算本测区的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

2、简述本项目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时在林区的选点要求。

3、列出DLG生产的作业流程。

4、简述本项目外业补测的工作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18分)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城市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测区范围为3km×4km,测量控制资料齐全,

18分)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城市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测区范围为3km×4km,测量控制资料齐全,测图按1250px×1250px分幅。

依据的技术标准有《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等。

外业测图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其中某条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时采用单向观测、一次读数,图根导线测量完成后发现边长测量方法不符合规范要求,及时进行了重测,碎部点采集了房屋、道路、河流、桥梁、铁路、树木、池塘、高压线、绿地等要素,经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后成图。

作业中队检查员对成果进行了100%的检查;再送交所在单位质检部门进行检查;然后交甲方委托的省级质监站进行验收,抽样检查了15幅图。

问题:

1、上述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方法为什么不符合规范要求?

2、按照地形图要素分类,说明外业采集的碎部点分别属于哪些大类要素。

3、测量成果检查验收的流程和验收抽样比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20分)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县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需要生产该县0.5m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

20分)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县地理国情普查项目,需要生产该县0.5m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1、测区地理概况 该县位于平原与丘陵接壤区,城镇多位于平原区域,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该地变化较大。

2、已收集的数据资料

(1)已获取该县2013年7月份0.5m高分辨率全色卫星影像数据和多光谱影像数据(红、绿、蓝、近红外)。

(2)收集到该县航空摄影数据,摄影时间为2011年11月,摄影比例尺为1:25000,分辨率为1m。

(3)收集到该县2012年5月完成的该航摄数据的空三加密成果,成果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3.生产要求

(1)全县范围真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2)影像需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正射纠正,所需数字高程模型(DEM)按1:1万分幅,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对生产的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了质量检查,主要有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影像质量、附件质量等。

问题:

1、本项目收集的几种资料的目的是什么?所收集的资料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2、简述本项目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的作业步骤和流程。

3、简述空间参考系需要检查的内容、影像质量检查的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测绘单位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完成了某铁路枢纽1: 500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测区

某测绘单位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完成了某铁路枢纽1: 500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

测区地势平坦,分布有居民地、铁路、公路、农田、林地、沙地和河流等要素。

测图作业中,基本控制点采用一级GPS网和四等水准路线联测,图根点采用图根导线和图根水准联测,地形图数据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野外采集,由内业编辑处理生成1:500地形图数据,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及设施、管线、境界、地貌、注记等九类;地形图的平面和高程精度采用高于数据采集精度的方法实地检测;项目成果按规范要求整理提交。

成果质量检验时,对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进行平面精度检测,获得了明显地物点的图上点位较差△1~△30(单位:mm),计算得到点位较差的平方和[△△]=4.80 mm2。

问题:

1、以框图形式绘制本项目外业生产开始后的测图作业流程图。

2、根据测区情况,指出题中未列出的三类1: 500数字地形图要素。

3、计算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地物点的图上点位中误差。(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15分)某化工厂全面建设完成后,某测绘单位承担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

15分)

某化工厂全面建设完成后,某测绘单位承担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

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地形图屠夫按矩形分幅,规格为50cm×1250px。

在测区首级控制完成后,按三个作业组测图进行了测区划分,作业组按野外全要素进行了外业数据采集、编辑处理、测区接边等工作,最终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①测图控制点展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②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③输出的地形图;④产品检查报告等内容。

问题

1、计算该厂区面积折合满幅1:500地形图图幅数量。

2、简述测区划分的原则。

3、补充完善提交的成果资料中所缺少的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铁路线路勘测设计阶段,1:2000比例尺带状地形图的测绘方法主要采用()方法。

A、全站仪地面数字测图

B、航空数字摄影测量测图

C、GPS地面数字测图

D、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图

E、地面摄影测量测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15分)某市地理信息产业园从2010年1月开始建设,2013年6月底完成,现委托某测绘单位对工程建

15分)

某市地理信息产业园从2010年1月开始建设,2013年6月底完成,现委托某测绘单位对工程建设状况进行监测,并同时对该产业园区内1:2000地形图数据(DLG)进行更新。

产业园位于该市城乡结合部,地势比较平坦,开工前地面上的主要地形地物有湖泊、河渠、道路、房屋建筑、工矿设施、耕地、林地等。在建设过程中,除保留一些大型建筑物、重要工矿设施及主要道路外,对其他建筑物进行拆除,并按规划新建了道路、办公大楼、酒店、文化娱乐设施及公园绿地等。

测绘单位收集到工程区2009年底测绘的全要素1:2000地形图数据(DLG),要素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道路、工矿、管线、境界(含村界)、地名、地貌、土质植被等;并于2013年2月对工程区实施了高分辨率航摄,生产制作了0.2米分辨率彩色正射影像数据(DOM),它与1:2000DLG数据的坐标系统一致。

任务要求:首先采用内外业综合判调方法,利用已有0.2米分辨率DOM数据,配合适量的外业调绘和补测,对1:2000DLG数据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3年6月底;其次,从更新前后的1:2000DLG数据中,分别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要素,应用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监测分析出工程建设所拆除和保留的原有建筑物范围及面积、新建的房屋建筑物范围及面积,以及所占用耕地的范围及面积等,为工程管理提供依据。

问题:

1、简述本项目1:2000DLG数据更新的步骤。

2、列出本项目在更新1:2000DLG数据时外业调绘和补测的主要工作及内容。

3、简述空间分析统计获得每个村因建设所占用耕地范围和面积的方法和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哪一种测图方法可以用于数字地形图测绘()。

A.B超技术

B.X—光扫描成像技术

C.GNSS(RTK)

D.手机摄影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项目。 1.已收集和获取的资料:(1)全省20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项目。

1.已收集和获取的资料:

(1)全省2012年6月底0.5 m分辨率航摄数据。

(2)全省2008年测绘生产的1: 10 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其中,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5m,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变化较大,而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其他要素基本上无变化。

(3)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其道路、政区和地名等信息内容详细,现势性好,但平面定位精度不确定。

2.需要完成的更新与建库工作:

(1)获取必要的像控资料,利用航摄资料,生产制作0.5 m分辨率正摄影像数据成果(DOM),要求达到1: 10 000地形图精度,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DOM数据库。

(2)对1:10 000 DLG数据进行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2年6月。重点对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进行更新,经数据整理、质量检查和数据入库,建立更新后的全省1: 10 000 DLG数据库。

(3)利用1: 10 000 DLG数据中的等高线、高程点以及一些地形特征要素等,内插生成5m格网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1:10 000 DEM数据库。

问题:

1、指出本项目中可用于全省1: 10 000 DLG数据更新的数据资料或成果,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2、说明全省5m格网间距DEM数据的生产技术方法和主要流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某地级市全市区范围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当前采用什么测图方法为宜()。

A.平板仪测图

B.经纬仪测图

C.航空摄影测量

D.原图数字化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